编者按: 除了能缓解头痛、预防心脏病,阿司匹林似乎还能防止癌细胞扩散,Viviane Callier 在 Scientific American 发表的文章介绍了这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进展。然而,阿司匹林尽管有着这么多的效用,它并不包治百病。身体健康最终还得依靠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保证。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灵丹妙药的话,那应该就是阿司匹林了。这种提取自柳叶的药品一直是居家必备之良品,它可以应对关节炎、发烧、中风、心脏病甚至一些特定类型的癌症等症疾。说起来,阿司匹林确实人气颇高,全球范围内,每年的消费总量能够达到 1200 亿片。
近年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阿司匹林的其他用途:防止由最初的肿瘤引发的癌细胞扩散。这项研究仍在深化,但这一发现预示着,也许有一天阿司匹林会为当前的治癌方法增添一臂之力。
当然,舆论对阿司匹林也不是全然看好,比如,对有些人来说,阿司匹林就有百害而无一利了。研究人员因此进行了基因测试,以确定哪一类人可能从阿司匹林的长期疗程中受益,有关阿司匹林抑癌的最新研究或对此有所帮助。
各类治疗原理
几个世纪以来,研究人员充分论证了阿司匹林对一种类激素——前列腺素具有抑制作用,而身体不同部位产生的前列腺素则可能引发诸如疼痛、炎症、发烧或血栓等症状。
当然我们并非总是去阻断这些生理上的自然反应——尤其是它们还能帮助人们愈合伤口、淤青、感染以及其他伤害,但有时它们持续的时间过长,反而可能弊大于利,比如说长期的炎症会对其他正常的器官造成重复性伤害,从而增大心脏疾病和癌症的发生风险。而不同部位的受损器官再经一系列其他因素的作用,可能在冠状动脉中产生具有凝血作用的血小板或是潜伏的肿瘤。阿司匹林每年通过减少前列腺素,防止了许许多多的心脏病,而且也许将为数不少的肿瘤消灭在萌芽状态。
2000 年科学家发现了阿司匹林在人体中发挥作用的第二种原理:阿司匹林能够大量催生一种叫消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有效消除炎症。
最近,研究人员阐释了阿司匹林作用的的第三种原理——防治癌症的扩散或转移。有趣的是,这一次大放异彩的并不是阿司匹林的消炎作用。
癌细胞转移是个复杂的过程,而且违背直觉,这一过程需要癌细胞和其宿主细胞共同作用。一些癌细胞从癌变器官中分裂出来,穿过血管壁进入血液流通,并在体内循环中避免被免疫系统发觉。这一过程之后存活下来的癌细胞进入其他血管,然后在临近器官中安营扎寨并开始生长。
波士顿女性医院的血液专家 Elisabeth Battinelli 已证实,具有凝血功能的血小板会有助于癌细胞的扩散。血小板聚集在血管壁上,最初的癌变细胞吸收了血小板释放的化学信号,然后这些变质了的信号就不会再修补破损的血管壁,而是帮助癌细胞溜进血液循环之中。接着,癌细胞就可以披着血小板的羊皮逃过免疫系统的法眼了。一旦癌细胞在其他部位脱离了血液循环,就指使血小板构筑新的血管,来为新的肿瘤输送营养和氧气。
研究人员通常将癌细胞注射进小白鼠的血管中,观察在癌细胞另择栖处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当 Battinelli 和她的团队为特定种群的小白鼠投食阿司匹林后,再注射癌细胞,他们发现血小板没法为癌细胞进行荫庇,而且也不再给癌细胞生长和分裂为虎作伥。因此阿司匹林是以这样两种方式抗击癌症的:消炎功能把肿瘤扼杀在萌芽状态,抗凝血功能则防止癌细胞的扩散。
完虐血小板
阿司匹林是怎么解救被挟持的血小板细胞的呢?比起抑制单种化合物(比如前列腺素),这一次阿司匹林的抑制对象是特定血细胞细胞核的全体基因。
为了更好地理解阿司匹林此前的这种未知功效,杜克大学的心脏病专家 Deepak Voora 和他的同事研究了巨核细胞——一种促进血小板生长的物质。通过复杂的数学和药理学工具,他们确认巨核细胞中有 60 种基因会对阿司匹林产生反应,从而使得血小板无法形成,更别提给癌细胞作掩护了。因此,除了抑制前列腺素,阿司匹林还完虐血小板,让它们免于在不经意间沦为癌细胞转移的帮凶。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作用示意图
Voora 表示,基于阿司匹林的治癌方法在确定之前,仍有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要做。下一步是将实验扩大到更多群体,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对阿司匹林敏感的基因的常规功能。同时,研究人员希望能有足够把握进行一次基因测试来辨别患者能否从服用阿司匹林中受益。理论上这一实验不仅可以确定用药的最优剂量,同时也可以确定病患的身体能否如预期一般与药物产生互动。
阿司匹林的用量大约为 81 毫克时,能够使心血管防止血栓形成的能力发挥得恰到好处。一个样本数量为 325 人的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有 5% 的概率无效,24% 的概率效用不足。另外,一些人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比如流血不止。因此,负责的医生不建议所有人在日常有事没事儿时就摄入阿司匹林。
到目前为止,唯一确定患者对阿司匹林的抗凝血作用产生排斥反应的办法,就是在治疗后几周对患者血液进行测试,以观察凝血是否比以往花费的时间更长——不仅昂贵而且操作性差。基因测试没准便宜点,但所差远矣。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流行病专家 Andrew Chan 表示,“对单个分子进行测试来辨别是否对阿司匹林产生反应蛮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很明显,阿司匹林发挥作用的途径可不止一条。”换句话说,研究人员和医生们会研究各种基因,包括它们的复杂反应,来确定患者在阿司匹林治疗方案中能获益几何,不管这项治疗是针对心血管疾病还是癌症。
直到现在,美国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全国范围内的第三方健康专家团队,针对一部分特别遴选的群体建议:在防止心血管疾病以及结肠癌时,服用较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据可得证据,受益最多的病患是可能至少再活十年的、目前处于 50~59 岁(这一时期患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较其他年龄段高 10%)的群体,这些人的副作用风险较低(比如由于摄入其他药物),也愿意日常摄入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而 60~69 岁的群体则被建议依据个人情况审慎选择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而低于 50 岁和高于 70 岁的群体在阿司匹林治疗法中的损益情况,则尚未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弗吉尼亚州艾诺华血栓研究和转移诊疗中心的 Paul Gurbel 表示,“正饱受心脏病和中风之苦的患者,不管年龄长幼,似乎颇能从阿司匹林疗法中受益。”而且,如果你认为自己正受着心脏病的折磨,许多医生也会建议你在拨打了 911 之后赶紧吃一片 325 毫克的阿司匹林以降低潜在血栓的损害。
健康的生活方式比起用药来说,对身体健康更有用
然而,阿司匹林可不是包治百病。比起日常摄入阿司匹林来防止包括心脏病和癌症等健康问题的发生,戒烟(或者压根别开始抽)、适量饮食、保持苗条和活动可能会取得同样乃至更好的效果。还是那句老话,阿司匹林也许足够惊艳,但不是包治百病。
扫描上面二维码在移动端打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