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间质性肺炎
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
然而在治疗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相关的副反应,间质性肺疾病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的主要副反应之一。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范围从良性浸润到致命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国内外已上市的19种靶向药均可能引起药物性的间质性肺病,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热、低氧血症,病情进展迅速,常常致呼吸衰竭,死亡率20-50%。靶向药引起ILD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是超敏反应和直接肺部毒性。
东亚人种服用这些靶向药发生ILD的机率似乎更高,日本患者1.6-4.3%,而非日本患者是03-1.0%。除外种族差异,易发生的危险因素还包括男性、吸烟史、已存在的间质性肺炎、近期的放疗及化疗等。
临床表现:
ILD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干咳、发热化疗相关的ILD通常发生在治疗开始或治疗结束后几周之内,通常表现为短期内进行性加重的胸闷、气促,有些患者会伴随干咳或者发热;
放疗相关的ILD一般发生在放疗后6个月24个月,典型的特征为逐渐加重的、不可逆的肺纤维化;靶向相关的ILD通常发生在开始口服靶向药物后3周-7周,主要表现为干咳、发热等症状,大约90%的吉非替尼相关ILD患者之前有化疗或放疗病史。
扫描上面二维码在移动端打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