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患者和家属眼中,抗癌靶向药物是用来杀伤肿瘤癌细胞的,不会杀伤健康正常的细胞,这种想法是完全不正确的。抗癌靶向药的服用和治疗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同一种靶向药物在不同的患者身上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同,有的患者有可能只是轻微的皮肤瘙痒,而有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甚至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器官衰竭。所以患者选择靶向药物治疗之前一定要和主治医生做好足够的交流,自己也要了解部分相关知识,避免出现副作用后,手忙脚乱心情焦虑。
靶向治疗仅针对癌细胞,使用激酶或生长因子等分子靶点。用这种方法,有部分的不良反应,这导致更好的耐受性和治疗的连续性。然而,不能断言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时不会发生任何副作用。治疗前与医生的深入沟通和制定有效的缓解策略来改善这些不良反应,可以为患者适当改善不良反应带来的不适。
目前靶向药治疗不良反应中的大多数是已知的,比如:高血压、腹泻、疲劳或虚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这里以治疗甲状腺癌、肾细胞癌和肝癌靶向药乐伐替尼举例,在患者服用此药过程中,如果血压升高太多,需要合理的配合降压药物一起服用,乐伐替尼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3%。由此也可以看出,此类抗癌靶向药治疗过程中,如果发生不良发应的情况是完全正常的,也说明是有效的。
如何应对类似乐伐替尼靶向药副作用?
降压药依普利酮是与乐伐替尼相关治疗过程中,配合使用最常见的应对紧急不良反应的方案。患者在服用乐伐替尼期间,最好每天早晚各量一次血压,密切关注数值变化,如果血压有严重升高的情况,需要暂停服药咨询主治医生并进行相关的检查。
综上所述,如乐伐替尼等靶向药,尽管大概率会产生副作用,但相关患者治疗的结局改善还是显著的。通过对不良反应的主动管理,患者很少需要停用乐伐替尼。在一系列不良反应中,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手足症候群最常见,约占三分之二。多重不良反应的共同发生概率也是有的。接受靶向药治疗的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中与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腹泻、肝毒性等不良反应显著相关,是用于判断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情况的指标之一。
扫描上面二维码在移动端打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