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和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西式生活方式很可能会增加某些种类癌症的发病率,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等。如果不能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那么我国癌症发病及癌症死亡造成的深远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西式饮食与中式饮食的区别所在:
1、膳食结构:不难看出西化饮食已渗透到我们的一日三餐,甚至渗透到每天必不可少的饮水。例如,膳食中的米、面、豆类等谷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大大减少,绿叶蔬菜摄入减少。取而代之是高能量高蛋白的动物肉类、蛋类、奶类食物大大增加。牛奶、奶油、煎鸡蛋、火腿、果酱、面包,取代昔日早餐的稀饭、馒头、豆浆、油条;浓咖啡加伴侣取代了清淡的茶水;随处可见人们在大街小巷吃炸鸡、炸薯条、烧烤、汉堡、热狗……不缺肉和蛋的厚油快餐盒饭,随处都可以购,甚至可以24小时随时订购送食上门;含糖、含奶、含酒精、含碳酸的瓶装灌装饮料,取代了昔日的喝白开水。
2、烹饪方式:膳食结构变化的同时,烹饪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国特有的蒸、煮、炖、炒、凉拌等传统烹饪方式,逐渐被吃更适合快餐的高温油炸、烧烤烹饪方式所取代。过去只出现在过年过节打牙祭的大油大肉及煎炸食品,现在已变成家常便饭,尤其是方便的快餐食品和零食。
膳食结构和烹饪方式变化,不仅仅是大体构成比变化,更令人担忧的是不被人们察觉的深层变化。我们每天都吃看上去光鲜亮丽、保存起来经久不朽的加工食物。这些光鲜亮丽及经久不朽的成品和半成品里面和背后,殊不知隐藏着无数人们总也弄不清的食物添加剂、添色剂、防腐剂、甚至是残留化肥、抗生素、农药。这些微量物质对健康的短期的影响,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日积月累呢?对患癌风险的影响,难以预测。
西式生活方式增加某些癌症发病风险
癌症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但其发病类型及发病率却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抛开部分种族遗传因素的影响,生活方式差异是导致不同国家地区癌症发病差异的主要原因。与经济发达西式生活方式相关的高发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子宫膜癌、白血病、卵巢癌、淋巴瘤、儿童肿瘤等。例如,移民到美国的华裔,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发病谱也逐渐变化,第二、三代之后的华裔患结肠癌、乳腺癌等发病率明显增加。
癌症的发病差异还会体现在经济水平上,对于那些生活水平低下、卫生条件偏差的地区,患食道癌、胃癌、宫颈癌、肝癌等机率要大很多。而丰衣足食、营养过剩、身体活动过少,则容易患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子宫膜癌、白血病、卵巢癌、淋巴瘤等癌症。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贫穷人群还未摆脱贫穷卫生相关癌症的同时,还平添了罹患富人癌症的风险。也就是说,中国的胃癌、食管癌、宫颈癌等癌症发病和死亡率还未降低,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癌症发病与死亡人数却同期不断攀升。这些都与西式生活方式对中国的影响密切相关,吸烟问题泛滥更值得注意。
如何把握生活方式价值取向?
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很容易查觉,但西式生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却不易被发现。膳食已从解决温饱的第一需要,变成满足和享乐无限的食欲;从崇尚勤简节约,变得大手大脚一切都不在话下;从做饭是家庭主厨天职,吃饭是家人其乐融融团聚的美好享受,变成买个快餐盒或速食品随便对付解决;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变得天天靠在柔软沙发上只剩指尖按键一点运动。更有甚者,天天海吃海喝,却把减肥药当法宝,或把偶而去一次的高级会所的健身卡当法宝。
可以说,把握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很关键。吃美食让人充满快乐,少动的舒适生活让人充满惬意,但是为了自身的健康,我们必须要做到均衡膳食,在保证膳食营养均衡的基础上,“量入为出”;克服“多吃多占”,“好吃懒做”不良生活方式;“戒烟”克服不良生活嗜好。日常生活的自我节制,不仅有利于自己的健康,也符合全球当今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
(实习编辑:王欢)
扫描上面二维码在移动端打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