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致癌物质医学研究发现,有10多种化学物质有致癌作用,其中亚硝胺类、苯并芘和黄曲霉素是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它们都与饮食有密切关系。亚硝胺类几乎可以引发人体所有脏器肿瘤,其中以消化道癌最为常见。亚硝胺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谷物、牛奶、干酪、烟酒、熏肉、烤肉、海鱼、罐装食品以及饮水中。
不新鲜的食品(尤其是煮过久放的蔬菜)内亚硝酸盐的含量较高。苯比芘主要产生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的燃烧过程中,脂肪、胆固醇等在高温下也可形成苯并芘,如香肠等熏制品中苯并芘含量可比普通肉高60倍。经验证,长期接触苯并芘,除能引起肺癌外,还会引起消化道癌、膀胱癌、乳腺癌等。黄曲霉素是已知的最强烈的致癌物。医学家认为,黄曲霉素很可能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一些肝癌高发区,人们常食发酵食品如豆腐乳、豆瓣酱等,这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如方法不当,容易产生黄曲霉素。
1、咸肉、香肠等肉制品,在过去是用来贮藏重要手段之一,现代在城市更多的将其看了一种风味食品,一般含少量亚硝基化合物。因含量不高,在食用时弃去汤脂即可。但千万不要油煎烹调。因为在高温下可促进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使其中的亚硝基吡咯烷和二甲基亚硫胺等致癌物含量增高,因此,日常生活避免食用油煎的香肠和咸肉是十分关键的。同时在食用中搭配一些生的新鲜蔬菜水果为佳。
2、咸鱼中含亚硝基化合物较多,因此食用前最好用水煮一下,或者蒸一下也可,汤汁要去掉不要食用。但有人采用日光照射方法,认为可除去鱼体表面的亚硝基化合物,但对鱼体深部的致癌物破坏不大。为此讲究烹调的前期处理,及配合一些生鲜蔬菜水果为宜。
3、盐腌菜在加工前期没有处理过,那么盐腌菜可含有一定量的亚硝基化合物,一般人们常用水煮、日照、热水洗涤等方法可达消除致癌的目的。其中尚佳的方法还是用水煮,但对腌菜的味道有所影响。如腌制前适量加入维生素C,也可明显降低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更值得注意的是:腌菜用的陈汤切不可反复使用。
4、虾皮、虾米,都含有二甲基亚硝胺等挥发性亚硝基化合物,因此,食用前最好用水煮后再烹调,或在日光下直接暴晒3~6小时,也可达到消除降低致癌物的目的。
总之,要从选择这些特殊风味食物的同时,搭配些高维生素含量的生鲜蔬菜水果是很必要的;另外从荤素搭配角度也需要勿忘生鲜蔬菜水果。
(实习编辑:吴敏双)
扫描上面二维码在移动端打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