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快速的增长让大家把矛头对准了加碘盐,难道真的因为我们平时吃加碘盐的原因导致碘过剩引发甲状腺癌了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副主任张诠教授进行解疑。
甲状腺癌的高发是由于加碘盐?缺乏有效的证据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副主任张诠教授说,甲状腺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发育,促进大脑发育等生理功能。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癌症的1%。通过临床观察,中青年女性要比男性高出2~3倍。张主任说,甲状腺癌的致病因素尚不确定。因此,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与食盐加碘存在联系的推论依据并不充分,缺乏足够的证据。放射线、碘过量、基因遗传、不良情绪、激素水平等都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病的诱因。但是,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癌。
对于很多“恐加碘盐”人群采取的用海鲜代替加碘盐的办法,张教授并不认同,“普通海鲜(海带除外)含碘量很微,远远达不到人体正常的生理需碘量。有统计显示,如果通过吃海鲜来补碘,则每天要吃上750克海鲜才能满足一天所需要的碘量。然而,普通人一天哪可能吃得够这么多的海鲜呢?”
碘超标和碘不足都有危害
那甲状腺癌的病人是否真的有所增加?一方面,由于我国缺少规范的肿瘤疾病登记制度,大家通常借用国外的发病数据做参考,并不能准确反映出我国真实发病情况,另一方面,甲状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低度恶性的疾病,越来越多的人群被早期发现患有甲状腺癌,可能与彩超技术应用的普及、超声科医生检查水平的提高以及仪器的准确度、灵敏度的提高有关,所以即使确定病例增加,也不完全是因为现在得病的人增加了。
碘超标与碘缺乏都有危害,国际权威学术组织于2001年首次提出了碘过量的定义(尿碘大于300微克/L),认为碘过量或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脑发育受损、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和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每日摄入的加碘盐会不会导致碘过量?
据中国营养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日均盐摄入量为11克,农村居民达到17克,“这意味着,根据目前市面上多数碘盐中每克盐含碘20~50微克计算,中国人每天摄碘量达到了惊人的220~850微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200微克/天的安全线。”
对于这个数据,其实它忽略了碘盐从出厂到销售过程中,碘含量会丧失20%,而在烹饪过程中,又会丧失20%,这意味着中国人每天从碘盐摄入的碘量实际上只有140~540微克,并不那么惊人了。此外过量的碘很容易通过肾脏从尿液中排出,许多人每天摄入的碘量超过了这一安全线,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加碘盐摄入量可因人而异但勿盲目
人体摄入碘应该因人而异,做到合理摄入。正常人要避免完全不摄入碘和大量摄入碘的两个极端。张教授举例道。比如,生活在华北地区的人们,由于水中碘的含量很少,此地区的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碘的摄入,避免“大脖子病”的发生。而沿海城市的人们因为所处环境及食物中本来就不缺碘,因此可以适当减少碘的摄入。
近年来“补碘之争”引发了一定的脱碘热,对于这种现象,张诠教授呼吁:市面上的无碘盐是针对一些不适合食用碘盐的人群供应的,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的少数人,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普通市民不应该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随意食用无碘盐。担心碘摄入过量的市民,可以从减少食物加盐量来控制碘的摄入。如果市民对自身的碘营养状况存在疑虑,可以到疾控中心或各大医院进行尿碘监测。
张诠教授说:“对于生活中,有的市民把盐罐开着盖子,让碘自然挥发,有的做菜时早放盐,用油先煎一下使碘挥发。其实这些方法并不能使碘挥发,因合格的碘盐中碘是比较稳定的,土法脱碘并不可行。现在的碘盐添加的是碘酸钾,较以前的碘化钾稳定,不容易挥发。”
(实习编辑:王欢)
扫描上面二维码在移动端打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