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
1、食管癌的一般发病情况和预后如何?
食管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男性食管癌为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仅次于胃癌;女性食管癌则占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宫颈癌。可见食管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区特点。食管癌高发区有:太行山南段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以河南林县、安阳县为代表),四川盆地西北部的盐亭、阆中、南部三县交界地区以及广东省某些地区如南澳岛等地。此外,山东、江苏、福建、安徽、湖北、陕西、新疆等地尚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发病人性别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1.3~2.7:1。30岁以下患此病较少,3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年龄越大,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因食管癌死亡的人中60%以上年龄在50~69岁之间。
食管癌的治疗结果因病期的早晚而相差非常悬殊。以手术治疗为例,早期癌的5年生存率为90%左右,而中晚期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20%。因此,对食管癌来说,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食管癌在早期会发出哪些信号?
食管癌早期因病变部位的粘膜充血、肿胀、糜烂,粘膜和粘膜下有炎症改变,故对外界刺激很敏感。当食物通过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也可引起食管局部痉挛,从而导致进食时不同程度的梗噎感。因此,90%左右的早期食管癌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常见的早期症状有:
(1)梗噎感进食时,特别在进食较干的食物时,觉得食物在食管内短暂停留;有时觉得食管内有吞咽不完的食物,故常反复作吞咽动作。这种症状不经治疗可自动消失,但数日或数月后重复出现,以后发生的频度和梗噎感的程度逐渐增加。
(2)食管内异物感即使在非进食时,也觉得有某种东西贴附在食管壁上,吞咽不下。
(3)进食时胸骨后轻微不适或疼痛这种不适或疼痛持续时间较短,有时仅几秒钟。但进食粗、热或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可加重,或疼痛时间延长。若是食管下段癌,疼痛可以发生在上腹部。
(4)咽喉部有干燥和紧缩感,可伴有轻微疼痛。
(5)胸内闷胀不适,或上腹饱胀,或吞咽时暖气。
上述症状为食管癌的早期信号。在一个病人身上可以只有一种症状,也可几种症状同时出现,而且症状的轻重程度可以不同。一旦出现了上述早期症状,应尽快去医统检查。目前针对食管癌的检查主要有X线食管造影、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和食管镜检查等。
胃癌
1、胃癌的一般发病情况和疗效如何?
胃癌是人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一般来说,胃癌的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沿海高于华中、华西内地。发病率最高的是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宁夏;胶东半岛和江浙沿海一带。发病率最低的地区是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及贵州。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5~65岁最为多见。男性胃癌的发病率为女性的2~3倍。胃癌的疗效与病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若癌肿仅位于胃粘膜层,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5%;而晚期胃癌,手术存活率平均只有20%左右。因此,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然而,遗憾的是,早期胃癌常常无明显症状,有时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现象,且往往会被人忽视。当病人感到不舒适而就诊时,癌症已多属中、晚期而失去了根治的机会。所以,应该提高对胃癌的警惕,及时抓住胃癌在早期可能发出的一些信号,进行有关检查,争取早期发现胃癌,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2、怎样才能早期发现胃癌?
约2/3的胃癌在早期可出现下列症状:
(1)上腹痛约1/4的患者疼痛规律如消化性溃疡;但大多数患者表现为餐后腹痛,无间歇性,且不能用食物或制酸剂获得缓解。
(2)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胃癌早期可出现食欲减退,若伴有上腹痛,且能排除肝炎的话,则更应引起重视。与肝炎的鉴别是:肝炎除有食欲减退、厌油腻外,还常有黄疸、浓茶样尿,检查可发现转氨酶升高等。不少患者由于进食减少而导致乏力、消瘦。
(3)大便潜血阳性,黑便和呕血这些都是胃出血的征象,在胃癌早期即可出现。若癌肿破坏了小血管,出血量少时,大便外观正常,但化验可见血细胞,这就是潜血阳性;若癌肿破坏了大血管,出血量多时,可表现为排黑色大便和呕血,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胃癌引起的出血为持续性、顽固性;而溃疡病引起的出血为间歇性,且经过治疗出血可停止。可据此加以鉴别。
(4)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表现为进食后饱胀不适、恶心和呕吐。胃贲门部(胃的入口)癌肿开始时可感进食不通畅,继之发展为吞咽困难和食物返流。若癌肿位于胃幽门部(胃的出口)时,恶心最明显,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幽门梗阻,表现为呕吐腐败隔夜食物。
(5)其它胃癌的早期表现对食物的喜好突然改变;不明原因的腹泻或便秘或下腹不适;偶有上腹不适时,用手扪压上腹可有深压痛及轻度肌肉紧张感。
无论出现了上述胃癌的1个或数个早期信号,尤其是中年以上的男性无胃病史者,应尽快去医院消化科做有关检查。此外,有约1/3的胃癌在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要想早期发现胃癌,只有依靠普查。因此,在胃癌流行区,凡年龄在40岁以上,有慢性胃病史(慢性胃炎或胃溃疡),或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或已施行胃手术在10年以上者,均应定期做X线或胃镜检查。
肝癌
1、肝癌的一般发病情况和预后是怎样的?
肝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本文所述为原发性肝癌。肝癌是我国常见的癌症之一,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居第三位;在女性中,次于胃癌、宫颈癌、食管癌,居第四位。在我国,肝癌高发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以上海、江苏(尤其是启东市)、浙江(尤其是嵊泗、岱山县)、福建(尤其是同安县)和广东最突出,其中广西扶绥县和江苏启东市是我国肝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肝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多,男女之比为2~5:1。
目前,治疗肝癌最好的方法是手术切除癌肿。据报道,早期发现的小肝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已接近70%。但晚期肝癌,由于失去了手术的机会,疗效很差,5年生存率不足5%。因此,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和存活率的关键。
2、怎样才能早期发现肝癌?
肝癌起病隐袭,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待出现肝区痛、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和肝肿大等症状时,癌症已多属中、晚期。因此,只有通过提高对肝癌的警惕性,发现问题及时做有关检查,才有可能早期或相对早期地发现肝癌。
肝癌细胞有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而正常人(除孕妇外)血液中甲胎蛋白的含量极微,只是在胎儿体内较多。通过检测甲胎蛋白(AFP),可以在肝癌的症状出现前6~8个月左右发现肝癌,这时,病人可无任何症状,称为亚临床肝癌。对这种早期肝癌作手术治疗,疗效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60~70%。将甲胎蛋白普查施于肝癌高发区和高危人群(包括肝硬变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有肝炎史10年以上者),有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
其次,B超也是检测方法之一,可以显示出直径在2厘米以上的肝癌。
此外,对于与肝癌有关症状加以重视,有利于肝癌的相对早期发现。如果出现了不明原因的上腹痛和食欲下降、乏力、消瘦等症状,经治疗后不缓解或反而逐渐加重;或原有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变,病情突然加重,出现明显的肝区疼痛、食欲下降、乏力、肝肿大、消瘦,甚至黄疸,都应高度警惕肝癌,及早做相应检查。
扫描上面二维码在移动端打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