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拟2017年在31个省开展6种常见癌免费筛查

文章来源: 网络 于2017-01-13 17:45:03发布 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首页  /  预防  /  早期发现

  2012年开始,国家财政部、卫计委发起一项名为“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北京、广东、山东等9个省份作为第一批率先开展,项目主要内容是对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包括胃癌和食管癌)和肝癌五大类共6种癌症的高危人群进行评估、筛查和早诊早治,筛查费用全免。该项目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负责实施。该项目负责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代敏表示,在中央财政预算可以承担的情况下,预计该项目将在2017年左右在全国31个省份铺开。

  癌症筛查有多重要?

  确诊为早期5年存活率达80%-90%

  代敏表示,经过多年的医学发展,目前在肿瘤研究、诊疗以及预防方面都取得很大进步,有些肿瘤如甲状腺、乳腺、宫颈癌如果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不影响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的。

  南方医科大学肿瘤学硕士生导师李黎波也介绍,早期筛查对于普通人来说益处很大,尤其是40岁以后,免疫功能下降,整体机能有趋于变缓的可能,肿瘤发生率升高,对肿瘤的筛查变得必要,及时发现隐藏在身体里的恶性肿瘤,可直接提高治疗的成功几率。

  以上消化道癌为例,通过胃镜加病理活检分析以后,如果确诊为早期,五年存活率可以高达80%-90%;但是如果它被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五年存活率勉强能达到10%-20%。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贾卫华介绍,癌症筛查一般会遵循层层深入的原理。以乳腺癌为例,在体检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各种危险因素,诸如月经初潮的早晚、绝经时间、生育子女数、家族史等,之后将筛查数据填入模型,它会自动评估出一个危险值,面对低危、中危、高危人群,分别采取不同方法,有的要进行遗传学检查,有的要进行钼靶等。基于每种肿瘤不同的筛查方法,之后会衍生出各种进一步的深入检查。

  癌筛的依据是什么?

  区域发病率+个人病史构成数学模型

  按照《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纳入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五大类共6种癌症,即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也是全国和城市地区发病率最高的前6位恶性肿瘤,加起来占全国肿瘤登记地区全部恶性肿瘤的66.91%;城市地区全部恶性肿瘤的63.13%,是中国最常见的主要癌症种类。

  代敏解释,免费筛查的人群定在40岁-69岁,因为这一年龄分布的人群是最容易发现癌症的。

  接受筛查需要先填一个问卷,包含饮食习惯,生活环境、方式和习惯,心情和情绪,既往病史及恶性肿瘤家族史等五大方面,具体问题包括:“你每个星期吃多少蔬菜?吃多少水果?喜不喜欢吃咸鱼、泡菜等腌晒食品?吃东西时爱吃冷的还是热的?做饭时厨房油烟情况怎样?”等。

  再通过一个评估软件,判断出接受筛查的对象是哪一类癌症的高危人群,然后再接受相应的针对性检查。代敏表示,这一项目采用的评估软件,是在哈佛癌症风险指数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人群常见的癌症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修改和重新制定,并在前期做了小范围的人群验证后,首次运用到大规模的人群项目上。评估的基本原则,是综合每一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对癌症的贡献比,进行加权数学运算。这些评估标准大多与生活方式、家族史、既往疾病史相关,对于女性而言,还与其生理和生育情况相关。比如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将其加权纳入数学模型后,连同其他因素一起评估出结果。

  该项目2012年启动,至今除了第一批9个省份外,每年都以4-5个省份在增加,截至2014年,全国已有16个省份开展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代敏介绍,在中央财政预算能够承受的情况下,初步计划争取2017年扩展到全国31个省市区。

  癌筛结果意味着什么?

  没被筛入“高危”不意味终身不得瘤

  是否筛查评估得出患癌风险低,就意味着没有问题?筛查属于高危,就一定会得癌症?

  代敏解释,通过筛查,如果没有被评估为某一类癌症的高危人群,就意味着发生癌症的危险度比较小,至少3-5年不会出现患癌的问题,当然不能排除小概率事件发生,或是某些人没有严格遵循项目基本要求。比如接受评估时,有些人隐瞒了自己吸烟这一重要情况。如果评估为高危人群,无论是家族遗传导致,还是因生活方式中危险因素增加而导致,都建议做相关的专业性癌症筛查。即便没有被评估为高危人群,也并不是说终身不得肿瘤,隔一定时间如3-5年,还要再做评估和筛查。

  “经常有人说,我今年体检了,所以不想参加筛查了”,代敏指出,癌症筛查的专业性是普通体检代替不了的。比如肺部检查,在癌症筛查中做的是低剂量螺旋CT,一般体检是做X线和胸透,但X线和胸透几乎发现不了肺癌早期病变和其他一些肺部疾患。

  代敏介绍,从目前项目开展情况看,因为城市居民对肿瘤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健康意识比较强,同时项目得到国家财政支持,所以除了大肠和胃的检查因存在不适感,导致参与率相对较低,其他癌种筛查在各省市的参与率几乎达到100%,有些省市的肺癌筛查参与率更高达120%。

  在开展项目的各省市中,也逐渐建立随访机制并已开通绿色就诊通道。一旦筛查出问题,几乎都可以在省级以上医院做进一步确诊和治疗。

  防癌可以做的事

  自测患癌风险请看这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三分之一的肿瘤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治愈,三分之一可以治疗”,代敏指出这才是关于癌症最客观也是值得大家记住的一句话。随着技术发展,现在逐渐扩大到40%的肿瘤可以预防,七成以上的肿瘤在一定程度上不影响寿命和生活质量。

  你属这些高危人群吗?

  40岁以上吸烟的男性以及长期在密闭环境中工作的人往往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年龄超过40岁,未婚未孕未授乳(喂奶)者,绝经时间超过55岁的妇女,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往往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重度脂肪肝患者、有肝癌家族史、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者则是肝癌高危人群;

  有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人则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的,有家族胃癌病史或家族中有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人则是上消化道癌的高危人群。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贾卫华告诫,上述人群一定要注意每年去医院体检,如果有问题还需要复检,甚至做进一步检查。

  你有这些慢性感染吗?

  一些食物在实验室研究中确实具有一定杀灭癌细胞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对全人群来讲,除了水果和蔬菜外,大部分的膳食营养对肿瘤发生的影响只是很少数,占3%-4%,摄入水果和蔬菜的影响较高,可能在10%左右。

  相比吃什么、不吃什么,真正起作用的是要认识到哪些才是癌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然后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在中国,有确切数据显示,真正导致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第一大类是慢性感染。比如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癌,比其他营养因素引起的肝癌要严重得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癌,也要比吃东西引起的胃癌严重;此外,还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宫颈癌、头颈部肿瘤、生殖道肿瘤等,和广东、广西地区的EB病毒感染导致的鼻咽癌、淋巴瘤。上述四大类感染导致了我国1/5肿瘤的发生。

  你有这些危险因素吗?

  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除了慢性感染,其次是吸烟,尤其是男性,男性中1/5的肿瘤是由吸烟引起。再次是水果和蔬菜的缺乏,最后才是营养膳食不平衡、缺乏体育锻炼、肥胖、空气污染等。

  代敏指出,要预防肿瘤风险,最主要是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心理平衡,能做到这四方面对防癌就很有用”。这16个字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倡议的人类健康四大基石,当中包括了很多慢病的危险因素,能做到这四点,很大程度上就能保证身体和心理都远离危险因素。

(实习编辑:王欢)



扫描上面二维码在移动端打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