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55岁的张女士因自己摸得到右侧乳房有肿块,去一家市属三甲医院就医。穿刺活检,确诊右侧乳腺导管侵润癌,肿块有5×5厘米,免疫组化检查ER(―)、PR(―)、Her―2为3个+。经治专家给她制定的方案是保乳治疗,具体是:新辅助化疗――手术――放疗――靶向治疗。靶向治疗要用一种很昂贵的药物。
学医出身的张女士一方面对自己患癌的事实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对医生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治疗方案一知半解,心情很是抑郁。张女士的朋友求助于田巧萍导医,希望能为张女士找一个耐心的专家,帮她看看这个方案是否合理。
上周四下午,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甲乳外科教授吴高松的专家门诊。我将张女士带到了吴教授的诊室。
细心翻看完张女士带来的包括病历、B超结果、病理结果等在内的一大摞检查单,吴教授耐心地问张女士:“这个方案是乳腺癌保乳治疗很规范的方案,没有问题。您还有什么疑虑?”
张女士用微微颤抖的右手指着免疫组化报告单上的“ER(―)、PR(―)、Her―2(3+)”问道:“光凭这个会不会诊断错了?”
“不会的,这是分子检测,由机器操作完成,比肉眼看的传统病理报告还要准确。”吴高松解释道,ER就是雌激素受体,PR就是孕激素受体,两个指标只要有一个阳性(就是有+),就提示病人是激素依赖性癌症,需要内分泌治疗。Her-2是一个基因,3个加号提示真阳性(2个加号则是可疑,需要再做FISH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阳性就是提示癌症发生、发展与这个基因有关,也提示这种乳腺癌治疗预后不好。靶向治疗(就是张女士说的很贵的那种药),可以明显提高这类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哦,是这样呀。”张女士的手慢慢不再颤抖了。她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保乳会不会容易复发?”
吴高松教授向她解释,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和药物的研发,以及科学界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进一步了解,乳腺癌的治疗观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改变。首先是肿瘤治疗理念的改变,由“最大耐受原则”转变为“最小有效原则”。以前乳腺癌手术切除范围很广,切了乳房还要切胸大肌,手臂上的肌肉,甚至有的拿掉肋骨,很残酷,那个时候手术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占最主导的地位。但研究发现,尽管手术越做越大,但病人的生存率并没有提高,而她们的生活质量却急剧降低。
现有的证据表明,保乳手术,也就是只切除部分乳腺组织,再加上其他的规范治疗,可以达到跟切除乳腺一样的生存率效果,还保证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可以说,现在乳腺癌的治疗已演变为外科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更多时候,疗效取决于相应的内科治疗,比如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等。
扫描上面二维码在移动端打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