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日 | 这份致癌物清单请收好!不要再被朋友圈忽悠了...

文章来源: 网络 于2017-02-05 00:50:56发布 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了,毕竟这是最基本的幸福。虽说现在医学发达,但某些病还是没能攻克,比如说令人谈之色变的癌!症!

1.jpg

 

  虽然谈癌色变,但人们依旧对它很关心,因为谁都不想和它有关系。为了远离它,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不知看到过多少谣言讹传。

 

  蓝色洁厕块会致癌

  玉米油、葵花籽油做菜致癌

  筷子3个月不换可诱发肝癌

  方便面会致癌

  一次性纸杯也不安全

  ……

2.jpg

 

  一条条触目惊心的“健康提醒”

  在微信、微博上被频频转发

  然而可信度真的值得怀疑

3.jpg

 

  面对这些真伪难辨的消息

  大家伙难免会更心慌

  不过接下来

  今天准备提供给大家的

  是一份权威的“致癌物列表”!

  这一个列表绝对不是谣言

  绝对真实可靠

  因为它是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的

  这些致癌物的总汇来自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

  所以绝对权威

  这个机构还特别贴心

  绝对不夸张不吓你

  在这个列表中

  还分了等级

  有的等级致癌物是真的致癌

  有的等级只是怀疑可能会致癌

  有的则是不太可能致癌

  具体等级是这样分的

  1类致癌物:指导致人类癌症的证据很明确的,简单说就是,真的致癌啊!

  2类致癌物:指导致人类癌症的证据不明确的,简单说就是,不一定致癌啊!其中,2类致癌物也分为2A类和2B类,致癌可能性2A>2B。

  3类致癌物:指导致动物和人致癌的证据都不明确,其实这一类导致癌症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4类致癌物:基本上没有,就是几乎不可能致癌。

  咱们今天的名单就是前三类的

  我们先从最严重说起的

  赶紧对照一下

  是不是自己接触过这些东西

  1类致癌物

        1类致癌物代表:

  酒精和酒精饮料:主要是导致肝癌。

4.jpg

 

  香烟:富含各种致癌物,导致多器官癌症。

5.jpg

 

  中式咸鱼:主要是有亚硝胺类化合物,导致消化道癌症,比如典型的鼻咽癌。

  太阳辐射、紫外线、美容院的日光浴设备:主要导致皮肤癌。

6.jpg

 

  苯并芘:常见于烤肉中,无烟烤肉相对好一些,它也是汽车尾气中的成分之一。

  黄曲霉毒素B1:常见于霉变的花生和粮食,土榨花生油中很多见。

7.jpg

 

  槟榔:主要导致口腔癌。

  氡: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在氡本底值高的地区。

  砷、镉、苯、二噁英、煤焦油:主要来自工农业污染和职业病。

  另外,室内烧煤、橡胶工业、木屑等也被列入1类致癌物。

  特别说明:

  不过,别以为只要是1类致癌物就都厉害!癌症的分级只是看致癌证据是否可靠,是否充分,而不是看它导致癌症的能力强不强。

  2类致癌物

        2类致癌物代表:

8.jpg

 

  丙烯酰胺:常见于薯条、薯片、油条等高温处理的食物,不过主要来源是炒菜(爆炒)

9.jpg

 

  黄曲霉毒素M1:常见于牛奶,主要是牛的饲料被霉菌污染,南方地区多见。

  铅:主要来自工农业污染,过去含铅汽油是城市铅污染的主要来源。

10.jpg

 

  咖啡、红肉

  4-甲基咪唑:焦糖色的副产物,常见于酱油、可乐等,不过含量极低,致癌概率可以忽略不计。

  汽油:可能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少量芳香烃族化合物。

  特别说明:

  这类致癌物吧,在人类致癌上还没有明确证实,大家注意点就行。

  3类致癌物

        3类致癌物代表:

  汞、皮革加工、苏丹红、三聚氰胺、二氧化硫、双氧水、次氯酸、印刷油墨、氨苄西林、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玻璃纤维。煤粉、铁锈、咖啡因、胆固醇、静态磁场、茶、维生素K。

  特别说明:

  这类物品致癌风险很小很小,基本不用在意,随便看看就好,完全不用紧张!

  真是涨知识

  以后朋友圈转的那些

  这致癌那致癌就不要都盲目相信啦

  至于致癌物本身

  关键看你咋想

 

  医讯君的建议是

  ✦有的致癌物请尽量避免,如烟酒,能戒掉就戒掉吧!

  ✦有的致癌物要权衡利弊,都知道X光致癌,但是生病了也得照啊!

  ✦有的致癌物需要控制,比如红肉,烧烤啥的,吃点没事,只要不是长期大量吃就行。

  不过医讯君觉得

  最好还是要多运动,均衡饮食,注意睡眠

  不熬夜

  不加班

  癌症就会远离你

  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来源:医讯早读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面二维码在移动端打开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