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疾病是突然发生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疾病都是经过长时间发展才形成的,有些微生物在首次引发症状之前,其实已经在人体潜伏多年了,例如 HIV 病毒就可能有长达十年的潜伏期。
当最初的症状终于出现时,大家都希望能够一针见效、药到病除,但在治疗过程中很少有这样令人畅快的疗效。这就如同入侵的细菌或病毒需要时间来繁殖到足以对抗人体的防御一样,人体的免疫系统也需要时间去突破它们的侵袭。而且,人体还需要时间来修复被入侵者损害的组织和器官。再比如癌症,它不像感冒那样能被即时发现,通常确诊患癌已经是几年之后的事了。实际上,当细菌或病毒刚刚入侵人体时,是所谓的 “敌弱我强” 的状态,如果此时免疫系统足够强大,就能将它们一举消灭。
所以,人体的免疫系统需要在平时不断地进行维护,而不是等到疾病发生了才去想办法补救。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是一个由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织和器官组成的相互协作的大家庭,共同保卫着身体。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个成员在免疫系统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这对预防包括癌症在内的感染或疾病至关重要。一个强大且健康的免疫系统能够保护我们免受癌症的侵袭,并且有能力消除已经形成的肿瘤组织。
第一级分类
髓系祖细胞:包含 3 种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DC 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DC 细胞。
淋巴系祖细胞:包括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NK 细胞。
髓系和淋巴系都起源于骨髓(Bone Marrow),由同一个 “源头”(造干祖细胞)生成。
第二级分类与说明
(1)中性粒细胞:它是专职的吞噬细胞,如同一个大杀器,在炎症部位进行吞噬时不分敌我,疯狂工作,所以它自身死亡速度也很快,痰、脓里就包含着大量的中性粒细胞。
(2)嗜酸 / 碱粒细胞:似乎是用来对付寄生虫的,能够让寄生虫生存部位的局部环境变得恶劣,让寄生虫难以生存。
(3)单核细胞:可以分化为巨噬细胞、DC 细胞,平时在血液里游荡,受到细胞因子诱导后进入炎症组织分化,从而补充巨噬细胞和组织 DC。
(4)巨噬细胞:主要起着哨兵的作用,具备 APC(抗原提呈细胞)功能,负责在炎症组织中提呈抗原,促使特异性免疫持续发挥作用,因为在炎症部位如果不给效应 T 细胞提供支持,效应 T 细胞很快就会失去作用。
(5)DC 细胞:1973 年由美国学者 Steinman 首次在小鼠淋巴结中发现。其最著名的功能是作为 APC,在 3 种 APCs(抗原提呈细胞)中只有它是专职的 APC。DC 细胞分为组织 DC、fDC(滤泡 DC)、pDC。
(6)T 细胞:包括 Th(辅助 T 细胞,CD4 + T 细胞)、CTL(细胞毒性 T 细胞,CD8 + T 细胞)、Treg(调节性 T 细胞)。
(7)B 细胞:能够分泌各种抗体,如 IgM、IgA、IgE、IgG,好像还有 IgD。记忆这个知识点时可以用 “妈的,干啊 => MD G (A/E)” 来辅助,这几种抗体的 Fc 区域不同,所以,像 M 有利于 cross - link(交联)促进活化;B 细胞在进行类别转换前默认分泌 M,A 附着在黏膜上有利于将病原体排出;E 会导致过敏反应,实际上主要有利于对付寄生虫;G 就是最常用的球蛋白了;D 的相关内容印象不深了,好像是脾有个特殊之处,不太确定是否与这个 D 有关…… 另外,B 细胞的成熟会涉及到类别转换,这种转换与病原体的类别有关,等 B 细胞成熟后只能分泌 D、G、A、E 中的一种。
(8)NK 细胞:比较特殊,它如果识别到目标有自体 MHC1 就不会进行杀伤了,但是关于它如何识别目标的更多细节不是很清楚(似乎和巨噬细胞有些类似),它也要经历类似 T/B 细胞的自体耐受筛选环节。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那些所谓的 NK 抗癌疗法,要么应用范围非常小,要么就是一种噱头,当然也不排除是我了解得太少了。
不同的免疫细胞在免疫系统内协同工作以对抗感染和疾病。每种细胞在识别、标记和攻击变异细胞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逐一介绍: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Macrophages,缩写为 Mø)是一种存在于组织内的白血球,它由单核细胞衍生而来,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前体细胞。在脊椎动物体内,巨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防卫(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防卫(细胞免疫)。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辅助 T 细胞
辅助 T 细胞(Helper T cells,Th)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由于其主要的表面标志是 CD4,所以被称为 CD4 + 细胞。辅助 T 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着中间环节的作用,它能够增生扩散从而激活其他产生直接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对其他淋巴细胞的功能起到调控或 “辅助” 的作用。
细胞毒性 T 细胞
细胞毒性 T 细胞(Cytotoxic T Cells,CTL)是机体获得性免疫的主要细胞亚群,其细胞表面表达 CD8 抗原,被称为 CD8 + T 细胞。CTL 能够识别、结合并杀伤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它在骨髓与胸腺中发育成熟。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DC 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专职 APC,虽然其在体内的数量较少,但抗原提呈能力远远强于 M、B 细胞等其他 APC。
DC 作为专职 APC 具有以下特点:
① 高水平表达 MHC 分子;
② 表达参与抗原摄取和转运的特殊膜受体;
③ 有效摄取和处理抗原,然后迁移至 T 细胞区;
④ 活化未致敏(naive)T 细胞;
⑤ 抗原提呈效率高,少量的 DC 就能够激活 T 细胞。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是机体内一些细胞质中充满颗粒的白细胞。根据细胞质中染色颗粒对染料选择性的不同,可分为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s)。粒细胞在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抵御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NK 细胞
NK 细胞(Natural killer,NK)在形态上属于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占白细胞数量的 15%。NK 细胞与人体其他 150 多种白细胞都不同,它不需要接受免疫系统的特殊指令,也不需要其他细胞的配合,自身就能单独识别和攻击外来细胞、癌细胞和病毒。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Mast cell)广泛分布于皮肤及内脏粘膜下的微血管周围。它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如 T、B 细胞,APC 细胞活化),表达 MHC 分子、B7 分子,具备 APC 功能,表达大量的 IgE Fc 受体,释放过敏介质,具有较弱的吞噬功能。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B 细胞)是体内产生抗体的细胞,体内含有识别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抗体分子,其多样性来源于不同的 B 细胞克隆。外周血中的 B 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 10% - 15%。进入机体的抗原物质经过单核吞噬细胞的处理加工后,被递呈给 B 淋巴细胞,B 细胞表面的膜免疫球蛋白分子作为抗原识别受体,能够识别可溶性蛋白质抗原的构象决定簇,从而导致 B 细胞的活化、增殖并分化成为合成和分泌各类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B 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较短,仅有数天至数周,但它的记忆细胞在体内可长期存在。
当最初的症状终于出现时,大家都希望能够一针见效、药到病除,但在治疗过程中很少有这样令人畅快的疗效。这就如同入侵的细菌或病毒需要时间来繁殖到足以对抗人体的防御一样,人体的免疫系统也需要时间去突破它们的侵袭。而且,人体还需要时间来修复被入侵者损害的组织和器官。再比如癌症,它不像感冒那样能被即时发现,通常确诊患癌已经是几年之后的事了。实际上,当细菌或病毒刚刚入侵人体时,是所谓的 “敌弱我强” 的状态,如果此时免疫系统足够强大,就能将它们一举消灭。
所以,人体的免疫系统需要在平时不断地进行维护,而不是等到疾病发生了才去想办法补救。
一、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是一个由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织和器官组成的相互协作的大家庭,共同保卫着身体。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个成员在免疫系统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这对预防包括癌症在内的感染或疾病至关重要。一个强大且健康的免疫系统能够保护我们免受癌症的侵袭,并且有能力消除已经形成的肿瘤组织。
第一级分类
髓系祖细胞:包含 3 种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DC 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DC 细胞。
淋巴系祖细胞:包括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NK 细胞。
髓系和淋巴系都起源于骨髓(Bone Marrow),由同一个 “源头”(造干祖细胞)生成。
第二级分类与说明
(1)中性粒细胞:它是专职的吞噬细胞,如同一个大杀器,在炎症部位进行吞噬时不分敌我,疯狂工作,所以它自身死亡速度也很快,痰、脓里就包含着大量的中性粒细胞。
(2)嗜酸 / 碱粒细胞:似乎是用来对付寄生虫的,能够让寄生虫生存部位的局部环境变得恶劣,让寄生虫难以生存。
(3)单核细胞:可以分化为巨噬细胞、DC 细胞,平时在血液里游荡,受到细胞因子诱导后进入炎症组织分化,从而补充巨噬细胞和组织 DC。
(4)巨噬细胞:主要起着哨兵的作用,具备 APC(抗原提呈细胞)功能,负责在炎症组织中提呈抗原,促使特异性免疫持续发挥作用,因为在炎症部位如果不给效应 T 细胞提供支持,效应 T 细胞很快就会失去作用。
(5)DC 细胞:1973 年由美国学者 Steinman 首次在小鼠淋巴结中发现。其最著名的功能是作为 APC,在 3 种 APCs(抗原提呈细胞)中只有它是专职的 APC。DC 细胞分为组织 DC、fDC(滤泡 DC)、pDC。
- 组织 DC:主要起到通信兵的作用,负责在组织中采集样本,然后到淋巴结等免疫组织中寻找合适的 T/B 细胞与之配对。
- fDC:即滤泡 DC,长期定居在 “淋巴结、脾脏” 等次级免疫组织中,负责从淋巴液采集样本并提呈给 T/B 淋巴细胞。
- pDC:具体作用尚不明确。
- 淋巴系 DC 和髓系 DC 是否存在区别,以及是否分别对应于 “组织 DC、滤泡 DC” 也不清楚。
(6)T 细胞:包括 Th(辅助 T 细胞,CD4 + T 细胞)、CTL(细胞毒性 T 细胞,CD8 + T 细胞)、Treg(调节性 T 细胞)。
- Th 细胞:即辅助 T 细胞,位于淋巴结等次级免疫组织滤泡中的 Th 细胞也被称为 Tfh,因其表面有标志性的 CD4 + ,用于识别 APC 的 MHC2,所以也被叫做 CD4 + 。在特异性免疫中,它极其重要,要是没有它,CTL 和 B 细胞基本上都无法完全活化(虽然也存在 “非 Th 依赖的活化途径”,但主要的、大多数的活化途径都需要它参与)。它就像是告诉 CTL 和 B 细胞 “大家可以行动了,而且要全力对付目标”,而艾滋病毒似乎就是攻击它。
- CTL 细胞:负责执行杀伤任务,在收到 “Th 细胞” 的指令后,就开始进行杀伤工作,但不管后续处理,后续的清理工作由巨噬细胞负责。
- iTreg 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负责告知 Th 和 CTL “可以停止了”,而 Th 和 CTL 在停止后大多会自我凋亡,也就是优雅地死去。
- nTreg 细胞:负责自体免疫耐受,促使那些能够识别自身抗原的 Th 和 CTL 进行自我凋亡。
(7)B 细胞:能够分泌各种抗体,如 IgM、IgA、IgE、IgG,好像还有 IgD。记忆这个知识点时可以用 “妈的,干啊 => MD G (A/E)” 来辅助,这几种抗体的 Fc 区域不同,所以,像 M 有利于 cross - link(交联)促进活化;B 细胞在进行类别转换前默认分泌 M,A 附着在黏膜上有利于将病原体排出;E 会导致过敏反应,实际上主要有利于对付寄生虫;G 就是最常用的球蛋白了;D 的相关内容印象不深了,好像是脾有个特殊之处,不太确定是否与这个 D 有关…… 另外,B 细胞的成熟会涉及到类别转换,这种转换与病原体的类别有关,等 B 细胞成熟后只能分泌 D、G、A、E 中的一种。
(8)NK 细胞:比较特殊,它如果识别到目标有自体 MHC1 就不会进行杀伤了,但是关于它如何识别目标的更多细节不是很清楚(似乎和巨噬细胞有些类似),它也要经历类似 T/B 细胞的自体耐受筛选环节。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那些所谓的 NK 抗癌疗法,要么应用范围非常小,要么就是一种噱头,当然也不排除是我了解得太少了。
二、免疫细胞
不同的免疫细胞在免疫系统内协同工作以对抗感染和疾病。每种细胞在识别、标记和攻击变异细胞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逐一介绍: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Macrophages,缩写为 Mø)是一种存在于组织内的白血球,它由单核细胞衍生而来,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前体细胞。在脊椎动物体内,巨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防卫(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防卫(细胞免疫)。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辅助 T 细胞
辅助 T 细胞(Helper T cells,Th)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由于其主要的表面标志是 CD4,所以被称为 CD4 + 细胞。辅助 T 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着中间环节的作用,它能够增生扩散从而激活其他产生直接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对其他淋巴细胞的功能起到调控或 “辅助” 的作用。
细胞毒性 T 细胞
细胞毒性 T 细胞(Cytotoxic T Cells,CTL)是机体获得性免疫的主要细胞亚群,其细胞表面表达 CD8 抗原,被称为 CD8 + T 细胞。CTL 能够识别、结合并杀伤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它在骨髓与胸腺中发育成熟。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DC 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专职 APC,虽然其在体内的数量较少,但抗原提呈能力远远强于 M、B 细胞等其他 APC。
DC 作为专职 APC 具有以下特点:
① 高水平表达 MHC 分子;
② 表达参与抗原摄取和转运的特殊膜受体;
③ 有效摄取和处理抗原,然后迁移至 T 细胞区;
④ 活化未致敏(naive)T 细胞;
⑤ 抗原提呈效率高,少量的 DC 就能够激活 T 细胞。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是机体内一些细胞质中充满颗粒的白细胞。根据细胞质中染色颗粒对染料选择性的不同,可分为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s)。粒细胞在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抵御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NK 细胞
NK 细胞(Natural killer,NK)在形态上属于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占白细胞数量的 15%。NK 细胞与人体其他 150 多种白细胞都不同,它不需要接受免疫系统的特殊指令,也不需要其他细胞的配合,自身就能单独识别和攻击外来细胞、癌细胞和病毒。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Mast cell)广泛分布于皮肤及内脏粘膜下的微血管周围。它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如 T、B 细胞,APC 细胞活化),表达 MHC 分子、B7 分子,具备 APC 功能,表达大量的 IgE Fc 受体,释放过敏介质,具有较弱的吞噬功能。
免疫细胞家族成员: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B 细胞)是体内产生抗体的细胞,体内含有识别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抗体分子,其多样性来源于不同的 B 细胞克隆。外周血中的 B 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 10% - 15%。进入机体的抗原物质经过单核吞噬细胞的处理加工后,被递呈给 B 淋巴细胞,B 细胞表面的膜免疫球蛋白分子作为抗原识别受体,能够识别可溶性蛋白质抗原的构象决定簇,从而导致 B 细胞的活化、增殖并分化成为合成和分泌各类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B 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较短,仅有数天至数周,但它的记忆细胞在体内可长期存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