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治疗作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是一种新兴且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模式。NK 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 10%~20%,主要分布于骨髓、外周血、肝、脾、肺和淋巴结,是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抵御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的第一道防线。
NK 细胞可控制肿瘤的转移和生长
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皮肤科及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在 SCI 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Natural killer cells suppress cancer metastasis by eliminating circulating cancer cells》的研究成果。
▲ 资料来源:Frontiers in Immunology
该研究指出,尽管癌症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恶性细胞向远处器官的转移性扩散仍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自然杀伤(NK)细胞在控制肿瘤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NK 细胞介导的转移性肿瘤细胞清除的原理尚不完全清楚。
为此,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证实了 NK 细胞和 T 细胞在监测
黑色素瘤细胞转移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研究发现,NK 细胞有效地限制了 B16
黑色素瘤细胞在肺部的种植,而 T 细胞在限制肺部转移灶的生长中起主要作用。尽管终末肺中的转移灶中 NK 细胞明显缺乏,但它们在促进 T 细胞募集到转移灶中起着重要作用。
该研究数据表明,NK 细胞对转移性癌细胞最有效的作用时机是当癌细胞仍在循环中时。当改变动物模型的给药途径,使静脉注射的
黑色素瘤细胞绕过肝脏时,会导致更多
黑色素瘤细胞转移到肺部。这一发现也表明肝脏是 NK 细胞清除
黑色素瘤细胞以调节其在肺部播散的主要场所。
综上所述,NK 细胞和 T 细胞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控制
黑色素瘤细胞的肺转移,其中 NK 细胞的重要作用在于促进了 T 细胞对于癌细胞肺转移灶的控制。准确理解 NK 和 T 细胞在控制肿瘤转移中的协同作用,将有助于开发下一代癌症免疫疗法。
NK 细胞治疗 2 个周期后病灶周围不良反应消失,有效遏制复发
2023 年 7 月,行业期刊《Cancer Reports》杂志公布了一则最新临床案例。一名患有
结直肠癌的 64 岁女性患者接受 NK 细胞治疗 2 个周期后,复发转移停止进展。
▲ 资料来源:Cancer Reports
研究报告了一名 64 岁女性因横贯性结肠肿瘤相关部分性肠梗阻和血性腹泻病史就诊。2018 年 12 月,该患者进行了横结肠切除术,病理结果报告为横结肠腺癌,淋巴结受累阳性(III 期),患者切除状态为 R0(完整切除肿瘤)。
术后两个月,随访癌胚抗原(CEA)水平为 1.3ng/mL。术后患者拒绝辅助化疗,6 个月后进行 PET-CT 检查,间膜淋巴结
葡萄糖摄取呈阳性,怀疑该区域存在肿瘤组织复发。
PET-CT扫描后患者部分结肠组织呈阳性
临床人员采集患者自身的外周血进行为期 2 周的 NK 细胞培养和激活,然后输回患者体内。
患者进行了 2 个周期的 NK 细胞疗法,第二次治疗间隔 3 个月。直到切除后 3 年进行 PET-CT 检查随访。
接受NK细胞疗法后,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消失
PET-CT 扫描显示,未发现有
葡萄糖摄取增高区域,并且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良好,也没有报告与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
也就是说,不仅病灶区域相关的高代谢反应消失了,患者日常生活也恢复正常,直到目前仍没有出现局部复发的迹象和症状。
NK 细胞作为一种新的免疫治疗策略,在无法耐受常规化疗的患者中,对于降低癌症复发率有较好的效果,且临床可行性高、耐受性好。
参考资料:
-
Vyas M, Requesens M, Nguyen TH, Peigney D, Azin M, Demehri S. Natural killer cells suppress cancer metastasis by eliminating circulating cancer cells. Front Immunol. 2023 Jan 17;13:1098445. doi: 10.3389/fimmu.2022.1098445. PMID: 36733396; PMCID: PMC9887278.
-
Bagus B. I. (2023). Autologous natural killer cells as a promising immun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colon adenocarcinoma: Three years follow-up of resectable case. Cancer reports (Hoboken, N.J.), 6(9), e1866. https://doi.org/10.1002/cnr2.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