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企  /  勃林格殷格翰

勃林格殷格翰

别名:Boehringer-Ingelheim

类型:综合型企业

国家:德国

网址:

地址:德国殷格翰

经营范围:处方药、动物保健和生物制药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是一家致力于人类生物制药化学和动物健康产品的医药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有制药企业 [1]  。
公司有146家子公司和全球约5万名员工 [2]  ,在11个国家拥有20个人类制药生产基地,2018年实现净销售额175亿欧元 [3]  。人用药品是该公司最大的业务,人用药品业务的收入达到126亿欧元,占到集团全部收入比重的72% [3-4]  。
全球设立5个研发中心,拥有超过8100名研发和医学部门员工,勃林格殷格翰2018年的研发支出创下新高,达到32亿欧元,占年销售额的比例超过18% [3]  ,并致力于独立的基础性研究。
1994年进入中国,中国总部位于上海,目前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3200名员工,且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杰出雇主”认证 [5]  。2018年7月19日,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勃林格殷格翰位列491位。


勃林格殷格翰集团名列全球前20位,高度研发驱动的领先医药公司,核心业务是包括处方药、 [4]  动物保健和生物制药,业务范围遍及全国各主要省市和地区。
勃林格殷格翰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免疫及呼吸疾病、心血管及代谢疾病、中枢神经疾病、肿瘤。2014净销售额中,处方药占集团净销售额的76%。公司畅销的处方药包括思力华,泰毕全、美卡素以及可必特。
勃林格殷格翰在全球自主保健品市场排名第六。2014年自主保健药品销售额占集团净销售额的11%,公司四大核心产品自主保健药品为百舒平,乐可舒,沐舒坦以及富马 [8]  。
另外,勃林格殷格翰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动物保健业务供应商,2014年动物保健业务占全公司销售总额的8%。
公司另一增长强劲的业务是生物制药,占总净销售额5%。主要项目包括合同生产以及研发生物新药(NBEs)。其位于德国比布拉赫、奥地利维也纳、美国加利福尼亚洲以及中国上海的生产基地通过细胞培植或微生物及酵母菌发酵开发和生产生物药品。勃林格殷格翰拥有完整的生物制药产业链,从细胞的基因工程到制造,为外部工业客户进行现成药品的商业生产。
  • 研发技术
201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6.54亿欧元,处方药业务的研发费用占到了整个处方药销售总额的23.5%。勃林格殷格翰拥有全球研发网络,主要研发中心分布在德国(比伯拉赫和殷格翰)、美国(里奇菲尔德)、奥地利(维也纳)、意大利米兰及日本神户。
2014年勃林格殷格翰提交了大量化合物的上市许可申请,众多新药的获批和上市将继续推动公司未来的增长。公司成功上市的新药包括用于慢性阻塞型肺病(COPD)STRIVERDI能倍乐;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JARDIANCE和活性成分为利格列汀与恩格列净组合的GLYXAMBI;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OFEV以及2015年1月初上市的用于化疗后晚期肺腺癌患者治疗的VARGATEF。
2014年,勃林格殷格翰开展了100项左右的临床研究,共有涉及10万多患者参与,涉及横跨肿瘤、精神类疾病、银屑病、脊椎关节炎和克罗恩病以及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多个领域。

公司于1885年由阿尔伯特勃林格(Albert Boehringer)先生创立。起初只有20个员工,在殷格翰一个小厂用酒酵母生产酒石酸。它百年来,秉承“创新展现价值,研发驱动成长”的传统,公司从德国莱茵河畔延伸向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
1885-1948创新开端
1885,阿尔伯特.勃林格先生收购了一家位于德国殷格翰的小型酒石酸工厂。
1895,阿尔伯特勃林格先生使用细菌生产乳酸,成为大规模生物技术生产的先锋。
1917,在殷格翰设立首个科学部门。
1941,将高度创新的药物“喘息定”引入哮喘治疗。
1948-1988:全球拓展
1985,与美国基因泰克公司合作在奥地利维也纳成立了分子病理学研究所(IMP)。
1986,位于德国比布拉赫的生物技术中心投入使用,是德国第一个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1988-至今:创新展现价值
1999,抗高血压药物美卡素上市。
2002,慢阻肺治疗药物思力华上市。
2008,泰毕全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首次上市。
2010,泰毕全用于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SPAF)首次上市。
2011,II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欧唐宁在美国首次上市。
2013,首个肿瘤产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阿法替尼获批上市;慢阻肺产品striverdi获批;泰毕全获批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治疗与预防。
2014,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药物(IPF)的OFEV;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JARDIANCE;用于化疗后晚期肺腺癌患者治疗的VARGATEF首次上市。